时间:2025-08-07 17:36:25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2024年7月19日,陈华癸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在华中农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名师生学者齐聚狮山,一同缅怀这位大先生。
陈华癸(1914—2002)先生,杰出的教育家、微生物学家、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农业微生物学奠基人之一。陈先生一生致力于我国农业科技和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在长期教育和科研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先后培养了范云六院士、陈文新院士、刘更另院士、赵其国院士、邓子新院士、陈焕春院士等一批农业科教领域杰出人才。他在根瘤菌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1992年,他的学生陈文新院士将紫云英根瘤菌定名为“华癸根瘤菌”,并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
陈华癸先生(图片来源于档案馆)
烽火连天返故土
1932年春天,刚满18岁的陈华癸先生进入北京大学生物系学习,在与导师张景钺一次关于人生意义的长谈中,陈先生被老师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穷理致知的治学态度所感染,一颗“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的种子就此在心中埋下。
1936年,22岁的陈华癸先生赴伦敦大学细菌及热带病学院学习。次年,先生来到英国洛桑试验站攻读博士学位,从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研究。博士研究期间,陈先生勤耕苦读,他首次发现了豆科植物根毛的伸长和弯曲与根瘤菌分泌的激素有关,并揭示了无效和有效根瘤菌菌株决定共生固氮的效力,详细描述了无效根瘤和有效根瘤的结构,阐明了根瘤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等国际期刊上,引起了共生固氮领域专家的高度重视。
编辑:王俊杰 审编:益审核
扫一扫掌握更多资讯
最新最热
公益资讯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视频直播
影音随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