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7 15:56:02 来源:余杭时报
(记者濮玉慧通讯员孙海明方思晔)晨光中,苕溪绿道上奔跑的身影唤醒城市;黄昏里,新港村泥地橄榄球赛的欢呼声震响田野……在余杭,体育早已不是简单的竞技,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城市气质。
乐活在余杭,全民健身狂欢的背后,是“以体强区、以赛兴城”的创新发展理念正在落地生根。
硬核基建破解“健身难”
傍晚,八方城文体公园,架设在半空的塑胶跑道上,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散步。“吃完晚饭也没事,我就带小朋友来放放电。在空中跑道上绕圈圈,跑步也不枯燥。”家住附近的陈女士说。其实不光小朋友喜欢,这个公园凭借泵道吸引了不少滑板、平衡车爱好者。
该公园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是一个融合运动与商业的综合体,正是余杭破解大城市健身空间难题的创新实践。作为未来科技城首个城市文体综合体,八方城文体公园配备有2片网球场、三人制篮球场、1066米空中跑道和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艺术场所,通过滨河绿道及景观桥梁与西溪八方城有机连接。
世界级中轴线上的“巨无霸”——余杭国际体育中心,6万座专业足球场标段目前已完成主体结构的65%,1.8万座综合体育馆及游泳馆标段已完成主体结构的45%,项目整体计划于2027年竣工。
据区城投集团负责人介绍,这座总用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4万平方米的综合性体育场馆,建成后可承办大型赛事、演唱会等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比赛、演出,同时满足周边居民的全民健身需求。
通过“金角银边”空间利用与大型场馆建设双轮驱动,余杭兼顾基层设施与大型场地,持续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截至目前,余杭已利用“金角银边”城乡空间新建嵌入式体育场地79处、共3.84万平方米,3个项目入选市级标志性成果,2024年体育场地面积增量居全市首位。
更普惠的是,余杭在全省首创“高校+中小学”场馆低免开放模式。2所高校、82所中小学的1529处公共场馆面向市民低免开放,“10分钟健身圈”有了更丰富的场地选择,惠及超30万人次。
赛事IP强势出圈
“预备——哔!”随着裁判哨响,400名足球小将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追逐梦想。这是中国城市少儿足球联赛(余杭赛区)率先开踢的U8和U9组,赛事贯穿6-8月,参赛人数超1000人。本次联赛是余杭首次引入的国家级足球赛事。8月,“全国青体联杯”2025中国城市少儿足球联赛(总决赛)将在余杭盛大开幕,来自全国各赛区的足球精英小将同台竞技。
像这样的区级以上大型赛事,上半年在余杭已举办9场,其中国家级2场、省级1场、市级3场,参赛总人数超1.7万人次,曝光量破亿。
除了承办大型赛事,余杭也注重培育本土赛事品牌。去年,余杭在全省率先形成区县内山地区域百公里大环线,已建成环浙步道162公里。依托162公里环浙步道,余杭先后举办恋练青山·2025余杭新春跑山赛、2025环浙步道系列赛余杭站暨径山徒步大赛等,擦亮骑行路跑竞赛品牌。
“文化+科技”成为赛事品牌新亮点——2025杭州梦想小镇半程马拉松创造性使用无人机技术与AI算法、三维建模技术构建智能赛事保障体系,实现实时预警、应急物资运输等功能,提升赛事医疗保障和管理能力;径山徒步大赛专门设置外骨骼穿戴设备供观赛群众深度体验省力登山,“黑科技助力越野运动”话题强势出圈,全网传播量超千万;连续十二届举办的五常龙舟胜会节庆活动,今年吸引2万人次参与,180艘船在五常港激荡波浪,既助力传承传统文化,也提高了非遗体育影响力……
这些带有余杭特色的赛事IP,不仅有效激活全民健身热情、盘活区域生态资源,更成为撬动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引擎。
体育流量变共富增量
一个村承办了包含国家级橄榄球比赛、飞盘公开赛等在内的近700场省市乃至国家级赛事,接待量超50万人次,这就是良渚街道“网红体育村”——新港村。
在3.5平方公里的村域面积上,新港村已先后建成2片11人制标准足球场、2个标准篮球场、1处室外乒乓球场地、5处室外健身点、2000平方米波浪道场地和红土网球场、文体中心等体育设施。
以新港村为典型,良渚街道正探索一核(新港)引领、三极(石桥、港南、东塘河)联动、多片(其他村社体育阵地)协同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数据显示,今年1-5月,良渚街道依托“体育+”产业吸引国内外游客361万人次,产生直接营收1.3亿元,同比增长7%。
乡村体育的热闹,离不开余杭对“乡村体育乡村办”的坚持。通过建立强村公司与体育运营公司联合体,余杭打造出乡村体育建设信息互通、产业互补、资源共享的协作模式,已成功培育58个村级赛事运营企业,落户12个运动休闲基地和精品项目,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62个。
建强全民健身体系,既要以看得见的经济效益提升群众对体育建设的参与度,更要健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真正让场地用起来、村民动起来。
按照“东部水上运动、中部场馆赛事、西部户外休闲”的项目布局,余杭将乡村体育赛事打造为社交团建平台,推出的“余杭十二时令”全域户外挑战赛、“跟着赛事游余杭”等“体育+文旅”深度融合活动,塑造出“古道喫茶”“十里雾凇”“青山觅野”等记忆点清晰、风格突出的体育文化IP,引导群众一月一镇街,在运动中打卡余杭最美风光。
作为杭州“国际化体育名城”建设的排头兵,乐活余杭正在书写一个关于体育的精彩故事:这里既有国际水准的专业场馆拔地而起,也有“金角银边”变身的社区运动空间;既有科技感十足的智能赛事,也有乡土味浓厚的乡村体育IP;既有专业运动员的竞技舞台,也有普通市民的运动乐园。
体育正成为这座城市最生动的表情。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我区已举办各级全民健身活动471场次,覆盖12个镇街;今年上半年,全区体育赛事参与人数超1.7万人次。
http://www.yuhang.gov.cn/art/2025/7/17/art_1532128_59148981.html
编辑:王俊杰 审编:益审核
扫一扫掌握更多资讯
最新最热
公益资讯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视频直播
影音随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