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耀宽:十年美育润童心 | 公益

时间:2025-09-11 15:25:19 来源:力量湖南

导读:“一群有意思的人,做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收获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和作品。”这是熊耀宽对自己十多年公益生涯的总结。

熊耀宽:湘潭市政协委员、雨湖区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莲城艺能量”公益共同发起人

在湘潭市雨湖区的一家幼儿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做着游戏,一张张稚嫩的脸上尽是天真灿烂的笑容。

熊耀宽站在教室外,透过窗户看着孩子们玩闹,不由自主地笑出了声。

“孩子们的世界是很纯粹的,跟他们在一起我也很觉得轻松快乐不少。”如今,熊耀宽大部分时间会待在幼儿园、湘潭特殊教育学校、乡村学校等地,陪着孩子们快乐成长。

干过拍卖、也曾南下经过商,年过半百选择回到家乡扎根艺术事业、发起“莲城艺能量”公益项目,今年已经是熊耀宽从事美育公益事业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里,他以艺术为舟,用爱与责任为特殊群体、乡村孩童,以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点亮了一盏盏希望的灯塔。

“莲城艺能量”公益爱心基地落户湘潭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图左 熊耀宽)。

艺术与公益邂逅

“与其说我帮助了这群孩子,不如说是孩子们治愈了我。”这是熊耀宽常挂在嘴边的话。

早年的熊耀宽曾在拍卖行业声名鹊起,也曾南下广东、珠海等地,在商海乘风破浪。在外漂泊多年,熊耀宽回到湘潭。

“回来之后就在想自己还能做点什么事情。”在对下一步的“再就业”方向进行思考期间,熊耀宽偶然在雨湖区发现了歇业多年的冰棒厂,出于对艺术的兴趣,他盘下老厂房,与湘潭本土艺术家沈磊合作将其打造成了一个展厅,推广青年艺术家的作品。

在与越来越多的青年艺术家交谈的过程中,熊耀宽又开始思索“大家还能做点什么”。2015年,“莲城艺能量”公益团队正式成立,熊耀宽作为团队的共同发起人,和谭真等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公益事业中,四处招募志愿者,邀请艺术家、老师加入团队,为乡村学校的孩子支教。

“乡村孩子渴望艺术的滋养,但由于资源匮乏,他们很难接触到专业的艺术教育。”初次踏上支教之路,熊耀宽就被孩子们的热情所震撼。简陋的教室里,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紧紧握着画笔,眼中闪烁着对艺术的好奇与热爱。那一刻,熊耀宽深知自己做的事情意义非凡。

为了让支教活动能够长期、稳定地开展下去,熊耀宽四处奔走,多方筹措资金,并多次将自己的积蓄投入到支教活动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熊耀宽看到了特殊儿童群体对艺术的渴望,以及艺术在疗愈他们心灵方面所蕴含的巨大潜力。2022 年,熊耀宽和朱文智带领“艺能量”志愿者团队创新性地开启了面向特殊教育学校、福利院的“艺术疗愈”支教活动,志愿者每周定期前往湘潭市特殊教育学校、湘潭市社会福利院支教,义务送上美术、音乐等课程。

《文史博览·人物》2025年第8期 《熊耀宽:十年美育润童心》

“艺能量”照亮特殊角落

自2022年以来,在同届别委员、湘潭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傅朝晖校长的大力支持下,“艺能量”团队与湘潭市特殊教育学校联手建构了“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社会艺术专业志愿者”培智艺术康复双师教学模式。课堂上,支教老师们从动作、感知觉、沟通与交往、情绪与行为等方面,为孩子量身定制艺术康复活动。从最基础的艺术元素入手,教孩子们认识颜色、形状,引导他们用画笔表达内心的感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校孩子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封闭自己,而是变得更加开朗、自信。有的孩子通过绘画表达出了对生活的热爱,有的孩子则通过手工制作展现出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团队的指导下,特校学生的作品入选“湖南省第二届少儿美术双年展”“2024年全国少儿水墨作品双年展”“第15届海峡两岸少儿美术大展”等专业展览,并先后被湘潭市博物馆、李自健美术馆等收藏;贺梓阳作品入选江西省中小学生美术教材。

熊耀宽和团队还编写了一套《普特融合美术教学参考丛书》,填补专业教材的空缺。选派优秀志愿者为参加国培计划的骨干教师讲授《自闭症孩子的艺术融合学习》等主题课程,助推艺术康复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志愿者撰写的《学前普特融合美术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开发》评选为省教育厅优秀课程。着一些从支教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课程、课件为“艺术康复”的可评估、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进一步提升特殊孩子的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熊耀宽积极推动将孩子们的艺术作品与文创产品结合,熊耀宽自费去醴陵、江西景德镇和云南建水考察瓷器和彩陶产业, 6月底,在志愿者和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手绘的120多件艺术瓷、泥塑作品精美呈现,为特殊孩子的教育康复与职业康复有机融合提供了可行路径。

艺术之美浸润童心

目前,“艺能量”团队已逐步形成了服务农村学校的“我在山野画画”、服务特校的“艺术疗愈”、服务福利院的“艺术康复”和服务社区的“公益课堂进社区”等多个公益子品牌,成为湘潭市文艺志愿者队伍中的一支“轻骑兵”。

在熊耀宽的推动下,“艺能量” 公益支教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也日益深远。全市300多名文艺志愿者接力奔跑,足迹遍布特殊学校、福利院、乡村学校等地,3600多个小时,志愿者在3万多名孩子心中播下艺术的种子。

在此期间,不断有年轻力量加入——25岁的熊家卉是熊耀宽的女儿,在清水学校已支教一年多;21岁的张弘毅经常给福利院孩子上课……

十年间,熊耀宽积极为支教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一次次主动联系支教点,即使身患直肠癌经历大型手术,他也未曾缺席。

市福利院工会主席、社工部主任胡海锋曾感慨,起初是熊耀宽主动上门联系支教的,在关心福利院的所有爱心力量中,“莲城艺能量”是唯一仍在坚持的。

“我们不想卖惨,搞公益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熊耀宽深知,公益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地努力和付出。今年,他计划探索公益合伙人制度,“即便以后哪天我干不动了,也能有人继续从事这份事业,能让‘艺能量’为更多的人带来希望和温暖”。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李崎瑜

https://www.163.com/dy/article/K944AJ8505129MJO.html?spss=dy_author

编辑:王俊杰  审编:益申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