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建设兴农村,盐城亭湖潮间带艺术村走出条新路子

时间:2023-09-14 09:44:19 来源:紫牛新闻

建村历史仅有60多年,曾经还是靠捕鱼、种粮食为主的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兴农村,近年来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艺术村”,收储着名家大师原创书法600余幅。上百名艺术家住进来,外地游客找过来,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都回来了。是什么让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月11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跟随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采访调研团走进村里探访答案。

潮间带艺术村门口

兴农村位于亭湖区最东端黄海入海口附近,毗邻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曾限制了兴农村的发展,数十年前当地还是一片潮水涨落间泥沙堆积出来的滩涂地,第一批村民搬来后艰难将部分盐碱地建设成了农田,后代村民也只能依靠出海捕鱼和面积较少的农田生活。不少新一代村民则选择了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老人。

潮间带艺术村内民宿

直到去年,兴农村遇上了属于自己的发展契机。黄尖镇考虑到兴农村距离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位置较近,便萌生了依托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将兴农村的发展引上快车道的想法。经过多方调研和灵感碰撞,黄尖镇最后引入盐城市鹤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锦龙堂书画艺术研究公司共同投资,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计划将兴农村建设为一座“潮间带艺术村”,规划建设书画、美术工艺、文学等若干个艺术村落。

潮间带艺术村内景

从去年年初开工到一期项目去年8月开街,兴农村的变化惊讶了所有村民。村民张大姐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当时统一征收土地,村民迁往新居时,一些村民还不太乐意,“建好之后风景很不错,环境也很好,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今年38岁的张大姐之前一直是在城市里打工,随着潮间带艺术村的建成,她回到了村里从事起餐饮服务员的工作。在她看来,这份工作相较以前轻松了不少,离家又近,收入却还和在城市里打工差不多,“现在天天能够回家,开销也小了。”

潮间带艺术村内景

四十多岁的江大姐也向记者讲述了他们一家生活的变化。“以前我们的收入主要就是靠农田,种些玉米、黄豆和水稻,地少加上农作物不值钱,一年全家收入才一两万元。现在政府把村里开发起来,我们上起了班,土地承包给了种植大户。”江大姐在村里从事的是民宿酒店客房接待员工作,现在不仅要面对外地来的游客,有时还需要接待国外游客。同时,之前地里的农产品现在也被专业企业开发成了包装精美的农副产品,足不出村就能被游客们买走。

书画家创作空间

记者注意到,从事服务工作的江大姐和张大姐都说着流利的普通话,丝毫听不出当地方言的味道。江大姐表示这与村里的环境熏陶密切相关,大家都自发开始说普通话,才能更好地接待和服务好游客。张大姐则最喜欢的是村里的艺术氛围,她的孩子目前在读高中,村子变成艺术村后,不少艺术名家都不时住到村里来,村民自然而然地也注意到了艺术的魅力,“那些老师都很有才华,但跟我们交流的时候一点架子没有,很好相处。”

兴农村本地农副产品

“我们这个村子开发后没有设置围墙,都是开放的。甚至在寒暑假我们还会安排公益书法课,提供给村民和游客免费学习。”黄尖镇工作人员蔡丽娟向紫牛新闻记者介绍,已签约的一百多位书画名家不时都会来到村里居住、采风、创作,期间不仅村民可以与之交流,游客也能观摩接触到艺术家创作过程。根据协议,艺术家们在此创作的作品都会留给村里进行公益拍卖,获取到的资金则会反馈到村里未来的建设和村民生活环境的改善。

8月26日,潮间带艺术村首场艺术品拍卖活动顺利举办,全国各地闻讯而来的80余名书画爱好者齐聚一堂,争相为心仪的艺术作品频频举牌。这次书画艺术品拍卖活动共计拍出92件作品,成交金额达116.8万元,全部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公益慈善事业中。

通过名人、名家、名作引领、辐射、放大名地效应,黄尖镇兴农村实现了文旅融合,撬动乡村振兴,同时也打造出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新标杆。目前,潮间带艺术村的二期项目还在建设中,未来还将有更多特色主题的村落展现在游客面前。

https://www.ycnews.cn/p/754115.html

编辑:王俊杰  审编:A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