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让乡村更美丽

时间:2022-05-07 09:03:51 来源:池州市人民政府发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因杜牧《清明》诗名满天下的杏花村,令无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诗词歌赋1000余首,有“天下第一诗村”之美誉。

而如今,行走于初夏的池州乡村,山峦葱茏秀美,空气沁人心脾,村庄干净整洁,庭院舒适雅致,产业蒸蒸日上,人民幸福安康……经过近年来文明村镇的创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乡村画卷正在池州大地徐徐铺开。

▲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樱花园

移风易俗新风浓

贵池区乌沙镇灯塔村村民何长婉不久前和丈夫在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了简单又喜庆的婚礼。“不仅地方大,家门口方便,而且村里有酒席、随礼金额标准,不会铺张浪费,能大大减小婚庆的支出。”何长婉所说的标准是灯塔村红白喜事理事会制定的乡规民约。

“过去村里办婚礼相互攀比现象严重,一桌上千都正常。现在红白喜事理事会倡导每桌酒席不超过500元,随礼也不超过500元,大大减少了浪费。”灯塔村党总支书记纪律表示,经过几年的宣传引导,红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节俭风尚已逐步成为村民的共识。

50公里外的贵池区里山街道元四村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有着自己的探索。日前,该村74岁村民章继武来到村里的“道德超市”,用去年的积分兑了些日用品。“我孙子去年考上了中南大学,加了不少积分,我拿来兑些东西。这些东西虽值不了多少钱,但我心里高兴!”老章说起“道德超市”赞不绝口。

为激励村民参与基层自治,元四村开设乡风文明“道德超市”,因地制宜地推出村民“道德积分机制”,根据村民遵纪守法、敬老爱幼、环境卫生示范、邻里和睦、好人好事、升学参军等不同表现为其加分,全体村民设置年度积分总额为2万分,1分价值1元钱,村民获得积分后可直接前往村里的“道德超市”兑换用品。

“‘道德超市’让文明实践变成了群众看得见、做得到、可量化的道德评价体系,村里聚众打牌、吵架等不文明现象逐步看不见了,争做好人好事的村民越来越多,村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元四村党委第一书记周晓云谈到开设乡风文明“道德超市”带来的好处滔滔不绝。

产业兴旺百姓富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走进元四村,村民在山间采摘茶叶、打理黄精,谈笑自如。走在青石小道上,潺潺的溪水缓缓流淌,古朴的小桥静静凝望,美丽的墙绘慢慢诉说,不远处太朴山雾色笼罩,干净整洁的村落宛如画境,千年古村落一如从前、胜似从前。

▲贵池区里山街道元四村

元四村的垅上梯田里,黄金芽和白仙子茶树泛着绿意。村里的这些“发财树”受益者主要是该村村民,脱贫户彭灿青就是其一。他不但把家里抛荒田以每亩每年300元的租金流转出去,而且还经常过来打理茶园,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据了解,元四村立足村情实际,发展高效黄精基地45亩,种市民共享菜园16亩,经济林和林下套种黄精项目220亩,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5万。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元四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贵池区乌沙镇灯塔村

同样是全国文明村,乌沙镇灯塔村采用合作社自主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葛根种植及深加工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三年来,共种植葛根192亩,2021年葛根产业带动灯塔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5万余元。在深挖农业产业资源的同时,灯塔村还充分发挥文化资源、长江自然风光等优势,同步探索发展疗养、民宿、养老、农趣、农家乐等旅游业态,形成了“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

内外兼修效果好

乡村景色美如画,田园生活醉春风。文明村镇创建真正把“文明牌”打成了“民心牌”,让越来越多人自觉参与建设环境优美、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和谐宜居的美好家园。

2021年,我市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完成24个村环境综合整治,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57个,培育“池州名村”15个,贵池区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青阳县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持之以恒开展移风易俗,反对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全市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达62.5%。

▲青阳县朱备镇陈畈中心村

▲石台县矶滩乡洪墩村

“近年来,我们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深入推进文明城镇建设,通过建设‘道德超市’、家风馆和成立‘一约四会’,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目前,我们已建成60个‘道德超市’、9个家风馆,‘一约四会’实现了农村村居的全覆盖。”贵池区文明办副主任石军说。

产业兴旺是美丽乡村之“骨”,生态宜居是美丽乡村之“形”,乡风文明是美丽乡村之“质”,只有壮骨塑形、内外兼修、形质兼备,才能更好实现“百姓富”“生活美”“民风淳”,让美丽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让乡村更美丽、让农民更幸福。

编辑:王俊杰  审编:ad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