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清明节的“文化密码”

时间:2021-03-29 11:01:06 来源: 文旅中国

在中华传统节日中,清明节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深沉的文化魅力与民族情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很多人眼里,清明是祭祀先人的节日,扫墓和祭奠是在此期间开展的主要活动。清明节正值万物复苏的季节,还是外出踏青的好日子,随着清明节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更多人利用假期结伴出游,感受春天的气息。两种过节方式,构成了清明节的双重变奏,也意味着人们对这个节日会产生不同的情愫。

追溯清明节的来历,还能找到更丰富的文化源流。在古代,清明的前一两天是寒食节。寒食节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的节日,相传晋文公感念介子推的忠臣之志,下令在其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如今,寒食节的一些习俗已经融入了清明节,两个节日在事实上难分彼此。

打捞清明节中的“寒食”文化,要看到以介子推为代表,中国传统吏治对廉政文化的倡导,以及知识分子坚守独立精神意志的信念。清明本身就有“清正廉明”的涵义,寒食节对文化先贤的追思,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治理的向往。清明节的“寒食”来源,启迪当代人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

如今,都市居民很少延续清明插柳的习俗,但在古时,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早在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清明时节插柳,寄托了老百姓对政治清明的期待。

随着历史的变迁、岁月的流逝,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也在演变中逐渐改变了原貌,有的习俗遁入历史尘埃,有的习俗与现代生活方式相抵触。但是,追溯孕育传统节日的文化源流,依然有着重大的意义。比如,目前尚缺乏一个公众认可度高的廉政文化节,那么以介子推“不言功禄,退隐山林”的清廉形象为母本,就能发现清明节承载着对社会清正廉明的文化期许。

其实,中华文化的许多传统节日,都能找到深沉的文化源流。尽管节日在大众化推广的过程中,一些细节会慢慢消磨,公众更容易记住节日的物质形态,比如年糕、汤圆、青团、粽子等带有节日印记的食品,但是,过节的意义,同样在于挖掘节日背后的文化属性。对于那些正在流失的节日文化,不妨以“抢救式保护”的方式,让当代人感悟深藏其中的“文化密码”。

传统节日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开展教育和宣传,探索科学、文明、健康的过节方式,能更好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传统节日在历史上的流行,都有公众自发组织参与的因素。尊重民众过节的传统,发挥民众过节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延续传统节日的生命力至关重要。

编辑:  审编:ad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