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模式,让社区活起来

时间:2020-05-12 14:31:27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小小馆长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目前,虽然新厦门人图书馆还没有完全恢复对外开放,孩子们只能通过图书借阅来满足阅读的欲望,但是场馆的线上公益课程却丰富了他们的在家学习时光。

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秘书长、前埔新厦门人图书馆馆长陈伟介绍说,作为思明区第一家城中村图书馆,疫情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图书馆适时在线上开展了第二期《生命教育》课程,课程围绕人与己、人与环境、人与生命进行,引导儿童认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坚强面对生命的成长与挑战,建立积极、乐观的生命信念,在爱中活出价值,活得真实、自在、美好。

民营公助 平台汇聚多方资源

陈伟介绍,早在2018年7月,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就开始筹划这一项目。“城市义工协会成立8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志愿服务的模式,目前已经设立了12个固定志愿服务点,服务范围覆盖了社会各领域,遍及群众生活各方面。但是志愿服务越来越同质化,我们也在想突破创新。开展城中村未成年人的志愿服务,这座图书馆就是尝试。”

在寻找服务点的过程中,协会走访了思明区的六七个城中村,前埔社区是人口规模最大的一个。“目前我们辐射附近的前埔小学、向科小学、联友小学、金民小学等学校,为周边学校的孩子,特别是外来务工子女服务。”

去年8月,几经周折,他们最终选定目前的馆址,在约80平方米的空间里,规划设计了阅览区、多功能活动区、心理咨询区、亲子绘本区等不同区域。

陈伟透露,馆藏5000多本图书,书单由协会制定,思明区图书馆完成采购并无偿赠与。“我们参考了厦门阅读推广公益机构——担当者行动的推荐书目,政府部门也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

在思明区团委的支持下,附近的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志愿者团队也加入。大学生们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和阅读陪伴等服务。

众人拾柴 共享共治辐射社区

针对图书馆的硬件需求,不断有热心人、热心单位捐赠。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就为他们积极捐款,捐款之后他们还主动提出每周开设健康课,为社区居民和孩子讲授生理期卫生、用药安全等知识,并开展义诊活动。

年前,图书馆的心理咨询室还接收了爱心人士捐赠的一台按摩椅。“别看我们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陈伟介绍说,“我们这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开展个性服务。”

之前,新厦门人图书馆每周都有各种公益课程向公众开放。英语会话课由思明区台办的台胞公益讲师团承担授课任务。“讲师团都是来厦创业、就业的台籍青年,他们很乐意为孩子们授课。”义工协会自身的志愿者资源也导入到图书馆,有的是语言类课程,有的是音乐艺术类课程……

特别让陈伟开心的是,公益课程不仅有政府力量的支援、社会组织的援助,还有热心人也愿意开设免费课程。一位住在附近社区的教师就曾主动上门,申请为孩子们上自创的生命教育系列课程。

陈伟表示,疫情缓解了,各种公益课程很快将向公众再度开放,信息将通过新厦门人图书馆的微信号、家长群,馆内的公告栏,或图书馆门口的小黑板发布。

很多公益课程还走出图书馆,走向了社区。前埔社区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民办校多,校内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师心理压力大,但是资源匮乏。协会的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们主动请缨,愿意为民办教师们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从去年11月开始,他们就在两所民办校进行了试点,每周一、五晚免费授课。“老师们开始挺抗拒,但是一期6次课上完,已经很有改观,下学期我们愿意继续,因为一个老师背后就是50多个孩子。”

陈伟表示,按照项目初衷,图书馆应该成为社区公共文化平台,不仅提供精神食粮,还是以“载体搭建、志愿服务、共享共治”三位一体的模式,建设社区长效治理新体系。他坚信,小平台有大爱,不仅联结了更多的外部资源,也正在成为社区文明的发源地,挖掘更多的内生动力来推动社区走向美好。

服务他人 文明新风从这里走出

这一方小天地,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文明的天地。

“今年我们的场馆运营是以‘构建儿童友好社区’为主题,最近我们主要开展两个活动,一是带着城中村的孩子进行社区调研,为儿童友好社区的构建,让孩子参与社区治理,树立社区小主人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带领孩子与盲人进行接触,为5月开展助盲专项行动做准备。”陈伟介绍说。

图书馆“红星闪闪实践团”就曾去厦门市梧村汽车站开展志愿服务。在大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搀扶老人帮拎行李。“有个孩子很兴奋地告诉我,刚才我帮老奶奶提行李,她说谢谢我。”陈伟表示,“走出第一步,孩子们会发现帮助他人感觉很不错。”

红星闪闪实践团走进社区。

这样的场景还发生在社区慰问活动中,孩子们给垃圾分类监督员们一个大大的拥抱,为他们点赞。“有个大姐还落泪了,说孩子们的行为让她很感动。”

不仅孩子愿意奉献,他们还带动了家长。图书馆的管理员不只是陈伟,还有社区里的热心妈妈。“有位大姐是河南人,在厦门开的士。自从开馆后孩子经常在这里,她过来观察了几次,就主动提出过来帮忙。”陈伟表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一直在去组织化,这是一个平台,只要是为了孩子,服务孩子,我们都敞开大门欢迎”。

编辑:  审编:ad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