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来解惑 | 唱歌跑调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以治好吗?

时间:2022-09-15 09:44:57 来源:科普中国网

唱歌真的是一种非常大众的娱乐方式。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那种人,一开口就让人忘记原唱,甚至能把人送走。

关键是自己不知道自己跑调,俗称“五音不全”,那么难听却那么自信……所以唱歌跑调到底是怎么回事?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唱歌跑调是一种病?

对音乐的感知也会存在障碍,医学上称之为“失歌症”。

“失歌症”,是一种对音调把握不准,有乐感缺陷的异常表现,常伴随着对音乐记忆和识别上的问题。

有统计表明,有10%的人先天五音不全,唱歌跑调,其中的4%是先天性对音调精细识别的失敏。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比尔·汤普森教授对“失歌症”做了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失歌症”患者有四个主要表现:

1.听力、智力和记忆力均正常,;缺乏音乐感

2.误判歌声,不知道自己走调;

3.对韵律感反应两极化;

4.多数患者对音乐困惑,少数极端不适。

此外,“失歌症”患者可能还存在沟通障碍,如辨别不出谈话对象的真实情绪,无法理解对方语调的“弦外之音”。

为什么会得“失歌症”?

有学者对失歌症者的脑部进行了扫描后发现,约50%的失歌症者存在韵律识别障碍。人类右侧大脑半球负责音乐、节奏、想象、颜色等,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异常会导致可致音乐感知障碍。

也有研究表明,失歌症也与左侧大脑半球有关:当左颞叶前部病变后,患者的认知音符、歌唱演奏甚至欣赏乐曲的能力可能会部分或全部丧失,表现为“人家唱歌要钱自己唱歌要命”的车祸现场。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伊莎贝拉·珀利兹多年来专攻失歌症研究。她发现乐盲人群相比正常人,额下回和听觉皮层的颞上回之间的右侧额颞叶联结网络表现出异常,颞下回和听觉皮层之间的联结减少,连接听觉皮层和额叶皮层的右侧弓状纤维束也减少了。

乐盲人群大脑内的特定神经网络存在异常

此外,他们还让志愿者聆听同一段旋律,同时借助神经成像技术观察其脑部结构,最后发现听觉皮层并非决定音调感知能力的区域,他们推测是额下回与颞上回之间的正、负反馈的循环运行过程影响着音调信息的传递——但乐盲的大脑难以形成此类反馈,因而无法把握音调。

探索音乐才能的基因证明音乐的生物属性,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拿出基因证据。

如何治疗“失歌症”?

一般的“五音不全”,只要经过专业练习就可以唱出美妙歌声。而获得性失歌症患者,需要早诊断、早治疗。

假性失歌症者在改善外界因素后可恢复正常的音律。

而先天性失歌症患者在除外器质性疾病以后,就顺其自然吧~

毕竟人类中“失歌症”患者发生率高达4%,也就是说,除外各种原因导致的“五音不全”,每一百个人中就有四个人永远不在调上,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编辑:王俊杰  审编:admin

网友评论